立春过后,各地农资店里好不热闹: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产品储备充足、应有尽有,前来询价、购买的农户络绎不绝。
春耕是大多数农户一年之中最缺资金的时候。“以前我们得提前好几个月筹集资金,现在想用资金,登录手机银行就可以随时申请,利率也不高。”采访中,不少种植大户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通过“整村授信”,现在滑动指尖便能解决备耕资金需求。
同样面临融资难题的还有农业企业。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涉农企业融资常常面临缺少抵押物、贷后监管困难等问题。而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那么,银行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发挥金融科技的支撑作用,破解春耕备耕金融服务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
指尖上的春耕
针对这些情况,工商银行持续探索金融科技赋能,借助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打造智能化监控模型,动态遥感识别农业种植养殖面积、作物类型、长势等主要经营信息,为涉农贷款发放提供依据。
“比如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土地确权验证、作物产量预估、长势动态监测等能力,提升农业信贷业务办理和贷后监测效能。”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工行还为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数字普惠融资产品——“种植e贷”。记者从工行了解到,该信贷产品基于农业种植规模、农业保险等涉农数据,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周期内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具有场景适配度高、客户覆盖面广、业务额度大、审批快速、线上提款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种植领域的融资难题,是工商银行深耕农业种植场景,提升乡村客户融资可得性的又一有力举措。
“今年以来,我行进一步加大涉农领域客户融资支持力度,以‘种植e贷’为主要抓手,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今年1月末,内蒙古分行已为78户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理“种植e贷”业务,授信1.83亿元。
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方面,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推广应用金融科技服务,积极拓展“惠农网贷”等线上融资产品服务覆盖面,丰富掌银乡村版、乡村振兴频道地方特色功能,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智慧农仓、智慧畜牧、智慧合作社管理等涉农场景。
交通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行结合“三农”需求,利用数字化手段,打造出“交银兴农e贷”线上化产品体系和“可融合、可扩展、可复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双引擎。
利用科技手段,农户获得贷款的门槛在逐渐降低。网商银行的做法同样可圈可点。
数字普惠金融是安徽农村金融近几年的热点。记者梳理发现,早在5年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便探索引入了互联网银行。数据显示,安徽省超百万涉农用户使用数字贷款,超70%的涉农县区与网商银行合作。
在卫星遥感方面,记者从网商银行了解到,安徽蒙城县种粮大户郁凯是当年第一批通过卫星获得春耕免息贷款的农户。
“只要在手机上圈出自己种的地,几分钟就能获得春耕贷款。”据郁凯介绍,每年临近春耕,购买化肥、租赁农具等物资,每一项都占用很多资金。于是,春耕前夕,他使用网商银行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用手机圈出自己种植的地块,几分钟“天地连接”,卫星识别地块的农作物面积、作物类型,贷款就到账了。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银行机构各展其长,倾注金融科技力量,不负农时不负春,让丰收的希望在绿意盎然的沃野上生长。
“指尖”上的春耕——工行助农有新招
立春过后,各地农资店里好不热闹: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产品储备充足、应有尽有,前来询价、购买的农户络绎不绝。 春耕是大多数农户一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