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提醒: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守护长辈"钱袋子"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加速,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诈骗手段呈现专业化、场景化趋势。不法分子往往利用长辈"为子女积累财富""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心愿,通过情感渗透、虚假宣传等手段实施诈骗。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结合典型案例,梳理诈骗套路,为您送上防骗指南。
案例聚焦:养生陷阱背后的"温情杀"
家住济南的李奶奶遇到一件"蹊跷事":家门口新开的"艾灸养生馆"以免费体验为诱饵,通过"专家坐诊"诊断出"气虚湿寒",诱导其购买高价"名贵药材养生方"。店员通过每日电话问候、上门接送等"贴心服务"获取信任,最终骗取李奶奶两万余元养老钱。经监管部门核查,所谓"名贵药材"实为普通中成药,该机构因涉嫌虚假宣传被依法取缔。
揭秘诈骗三步曲
一、精准心理拿捏:以"健康焦虑""子女关怀"为切入点,利用空巢老人情感需求建立信任
二、专业话术包装:虚构"中医专家""限量配方"等概念,将低价产品包装成"特效疗法"
三、服务升级诱导:通过免费体验、赠品回馈等手段降低警惕,逐步引导大额消费
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温馨提示
为帮助消费者筑牢金融安全屏障,我们特别整理"三要三不要"防骗口诀:
要选择正规渠道:医疗保健认准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院,金融投资首选持牌金融机构
要核实资质信息:遇到"专家推荐""内部渠道"时,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机构真实性
要沟通子女亲友:重大消费决策前与家人商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损失
不要轻信"神药偏方":宣称"包治百病""快速见效"的保健产品,90%以上存在虚假宣传
不要透露验证码:正规机构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索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不要盲目跟风投资:对"高收益零风险""保本保息"等话术保持警惕,牢记"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平安承诺:以专业守护每一份信任
作为深耕齐鲁大地的金融企业,平安人寿山东分公司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银发课堂"等公益活动,帮助老年群体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我们提醒广大消费者:定期检查名下保单状态,通过平安金管家APP等官方平台办理业务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95511客服热线核实
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组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守护金融安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让我们携手筑牢反诈防线,用专业与温度守护每位长辈的幸福晚年,让"养老钱"真正成为"安心钱""幸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