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平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17日上午,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太平董事长王思东、副总经理朱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党委书记杨帆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前,双方举行了会谈。王思东表示,国家博物馆肩负着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发挥着国家文化客厅的重要作用。这次签约,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建立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展览展示、文化建设、高端鉴赏、对外交流、风险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传递时代新声、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展示好、传承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
王春法表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传承着红色基因和民族血脉,是我国历史上持续经营最为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连续六年入榜《财富》世界500强,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双方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希望双方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围绕创新展览展示、深化学术研究、推动藏品征集、加强对外交流、共享高端鉴赏、强化风险保障等方面开展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国家博物馆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签约后,国博领导陪同王思东一行参观了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等展览。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馆长办公室主任杨拓、人力资源处处长刘建美、预算财务处处长方洁、陈列工作部主任赵永、国际联络部负责人朱晓云、安全保卫部主任张茂福、对外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于峰,中国太平程永红、王干、李冠莹、王鑫等出席会谈和签约仪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照片、民族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等,具有独特鲜明特点,充分展现和见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血脉绵延与灿烂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来到国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三次为国博重要展览致信祝贺。特别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吹响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号角。2022年7月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博老专家回信,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同志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学术研究,创新展览展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