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甲午海战的铁甲战歌,到马石山十勇士的血色荣光,再到郭永怀先生以身许国的星耀苍穹……”在统一路小学的校园里,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成为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课的特殊“教材”。当天上午,稚嫩的新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手牵手穿越象征智慧启航的“启智门”,随后便沉浸在红色历史的熏陶中。鲜活的人物、感人的事迹,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我深刻地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在新的学期里,我要好好学习,多多运动,多读红色故事,铭记历史,为将来建设伟大祖国做准备。”学生阮圣荷表示。这份来自孩童的真挚感悟,正是红色教育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同样将红色主题融入“开学第一课”的,还有沈阳路小学。沈阳路小学以《80年前的“少年故事”》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开篇,引导新时代少年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开学仪式,让家国情怀、集体信念深植孩子内心。”沈阳路小学副校长孙宇表示。
红色教育点亮了“开学第一课”,科技元素也为其增添了别样的活力。在望海园中学,新生们刚踏入校园,就被一条充满科技感的“AI科技互动长廊”吸引,机器狗和机器人迎接学子,瞬间拉近了学生与科技的距离。
为进一步传递科学精神,学校联合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运用先进的语音合成与数字人技术,生动还原了钱学森先生的音容笑貌,以“与数字人钱学森爷爷对话”的形式开启“开学第一课”。
“钱爷爷的话让我特别受触动。”初一新生李宛瑜分享道,“他说‘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这学期我要努力学习知识,争取成为有担当、能奉献的望海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平章 殷玉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