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0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徐晓燕从刚入职时的一名普通住院医师到如今的副主任医师,从一开始获得了医学硕士学位到今天博士在读,她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日常临床工作中,徐晓燕更是秉承医者初心,不辜负每一位患者的信任,用过硬的医术将一个个患者从病痛中解脱出来,用心守护好生命的“供给线”。
追梦路上,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打小就向往当一名医生的徐晓燕,在高考后如愿进入了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威海市立医院,成为了一名医生。“我的梦想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名技术过硬的好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徐晓燕如是说。

考上医学院校、成为一名医生,这只是达成愿望的第一步,徐晓燕深知,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夯实理论基础。作为医生,必须拥有娴熟的技艺和丰厚的医学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
自入职以来,徐晓燕抓紧一切业余时间,除了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消化腔道疑难病例诊治外,还总是剖析不足,不断总结经验,然后再实践。因为她深知:病人永远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
在内镜检查方面,她在很好地掌握了胃肠镜诊治的基础上,又将小肠镜诊治作为自己的亚专业予以学习和探究。
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道管道,由于其具有冗长、褶皱多、蠕动快等独特的特点,从而使得小肠镜技术学起来难度更大。对于学习者,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多练习、多临床,因此每一次门诊、每一台手术……她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在她成千上万次的临床实践和日常练习下,小肠镜已然成为了她的“另一支手”,临床诊疗甚是顺畅。
在徐晓燕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她还考取了山东大学在职医学博士。如今日常在做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常规诊疗的同时,她擅长疑难肠病的诊疗、消化道早癌诊治等,现为山东省医学会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成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小肠镜组成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
高效救治,她分秒必争为生命护航
徐晓燕临床医术的不断提高,一是来自于她砥砺奋进的学习与勤奋的临床经验的日积月累,更来自她对自己不懈的要求、对患者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天夜里零时许,医院急诊来了一位呕血比较严重的老人。入院后,经检查查出老人为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虽然接受了相关药物止血治疗,但效果不佳。救治刻不容缓!考虑患者持续呕血未得到控制,为防止意外发生,徐晓燕与团队经讨论决定为其实施消化内镜下止血。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术操作风险极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出血点。术前,参与团队制定了个性化手术路径并做好各项应急预案。术中,徐晓燕沉着冷静,胃镜在她娴熟的操作下精准“游走”,并反复冲洗以确保视野清晰,最终克服患者心肺功能不稳定、出血病灶视野不清等困难,准确找到出血点成功止血。

与这位老人病情不同,另一位八旬老人是因“枣核卡在食管入口”被从外院转至市立医院。入院后,徐晓燕和团队成员在检查中发现,枣核是横在食管入口处的,且枣核的一端已刺入食管壁,加上患者年事已高,还有各种各样的基础病。种种迹象表明,实施内镜下异物取出术难度和风险非常高。
徐晓燕所在的团队紧急组织了多学科会诊,讨论制定了综合诊治方案,争取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术中,徐晓燕和同事们处变不惊,耐心细致,经过反复调整异物钳角度和方向,最终牢牢地夹住枣核一端,再经几番操作,成功将枣核取出。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家属直竖大拇指,为徐晓燕及同事们点赞。
在消化内科临床,类似异物嵌顿于食管、内镜消化道出血等急症经常会遇到,但无论是深夜休假在家,或是为此要加班加点,不能按时吃饭休息,只要病人需要,徐晓燕和同事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可以说,每台手术的背后,都倾注了他们全心全意的辛苦付出。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治愈每位病人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看到病人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因此,我们总是时刻准备着,并全力以赴、尽心尽责地‘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是自己的第一台手术’那样认真对待。”在徐晓燕的心目中,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
心存敬畏,她临床诊治精益求精
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大致意思是说,医术不能像神仙那样高明的人不能做医生,德行不能像佛那样高尚的人不能做医生。
了解的人都知道,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复杂、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日常临床,面对每一名病人,无论病情多么复杂,甚至是罕见疑难杂症,徐晓燕从不轻言放弃,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分析病情、解除疑惑,一次次修正疾病诊断……并寻找最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式。有时为了使疑难病例得到更好的诊治,她甚至是吃不好睡不安的。

“昨晚,大姨的情况怎么样?”“刘大哥,你恢复得差不多了,再观察一天就可以出院。”每天早上,她在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变化时,都会热情地与他们进行交流;晚上离开医院前,她仍然要到病房,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内镜检查时,她细致、沉稳、熟练,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一蛛丝马迹;门诊上,她更是细心地为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科学指导药物使用……
春秋砥砺,韶华成诗。自从医以来,徐晓燕坚持初心,潜心笃志,受到了患者的赞许,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医学之路,点滴成长,每一步都离不开医院和科室的悉心培养、支持,更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和理解,未来我仍将用自己的执着和热爱,不懈怠探索的脚步,用责任和担当呵护生命之光,不负患者的‘性命相托’。”徐晓燕最后说。(来源:威海市立医院)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贾文娟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