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是高水平实施“卓越教研员建设工程”,加强指导团队能力建设。市教研院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级教研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新时代教研员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时代市级教科研活动和相关行为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提升了教研员的综合素质,调动了市区两级教研员的工作积极性。设立生命化课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等十项重点课题,开展教研员定点联系城乡学校活动,不断重心下移,实施订单教研和精准教研,加大对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
三是创新实施激励评价机制,重视高质量教研培训活动。市教育局出台实施《威海市市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威海市教科研成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管理办法》以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威海名师、优质课、优课等一系列奖励教研的政策措施,极大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校长投身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培训、大单元教学研究和“威海名师辅导讲堂”指导。
四是持续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人才梯队建设,分类施策,分层培养。实施“四名工程”、“教育名家工作室建设工程”和“双助工程”,每3年一个建设培养周期。建设周期内,“四名工程”和“教育名家工作室建设工程”各类人选,全部确定帮扶和培养乡村学校教师的相关责任。拔尖和托底兼顾、城市和乡村均衡、分层培养的机制,已相对成熟。
五是积极参与教育部高端建设项目,主动开辟新赛道、新领域。我市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为重要载体,提升教育教学的内涵品质,根据《威海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聚焦目标,精准发力,推动了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23年,我市积极申报并顺利成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将进一步探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模式,推动我市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来源 | 市教研院